最新更新時間

2004-05-28

「截竹成形腰鼓如,兩端繩索弄徐徐!當風急轉如流水,山寺聞鐘韻有餘。」,扯鈴是我國的民俗體育活動之一,過去在大陸上農曆過年的時候,大街小巷到處可以聽到空鐘抖起來所發出的聲響。由於鈴空鐘的大小不同,粗細各異,抖起來在飛快的轉動之下,有的嗡嗡像鐘聲,有的嗚嗚像蟬鳴!有的像鴿鈴,有的像古箏,因此,有人稱它為『空鐘』、『空箏』、『響鈴』、『抖嗡』、『空竹』、『風葫蘆』、『十二鈴』、『十四鈴』、『十六鈴』…,今日則統一稱為──『扯鈴』。

扯鈴是我國固有的民俗技藝,相傳久遠,但在稽考古代文獻,有關扯鈴之記載,資料貧乏,惟在坊間叢書記有「扯空竹,逢廟集,以經抖響,拋起數丈之高,又以繩承接,配合各種身段表演」;明代萬曆年間劉侗和于奕正的帝京物紀卷上記載部分風俗民情,內有一首歌謠:「楊柳兒活,抽陀螺,楊柳兒青,放空鐘;楊柳兒死,踢毽子;楊柳發展兒,打拔兒」。根據文獻考證,所謂放空鐘,就是現今所稱的扯鈴。在商務出版社所發行的體育大辭典、漢聲雜誌中的中國童玩、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所出版的中華兒童百科全書中,均有類似的說法。另在商務出版社的辭源、三民出版社的大辭典中解釋,扯鈴和空鐘還是有所差別,辭源稱「扯鈴,玩具,形製略似兩空鐘相聯,以繩貫兩木杆絡其中部,在空中旋轉以成聲,亦有僅用一端者,較空鐘為後起,以空鐘有地龍之名,俗稱天龍」。

扯鈴在過去中國大陸上是很風行的民俗運動,以後更流傳於世界各地。日本武俠小說「宮本武藏」中,就有一段這麼寫著:「一個陀螺,發出嗡聲,飛上五月的晴空。飛上天後,消失於晴朗的天空,看不見了,只剩嗡聲,不久又落下。陀螺一如活動,停在大步走在沿鴨江街道上的主人肩上,仍旋轉著。停止旋轉後,傾斜於肩並不落…」這個會飛上天空,會發出聲音的陀螺,大概就是中國傳入日本的扯鈴了。

十八世紀時,扯鈴入英國,頓時英國人迷上這個神奇的小小玩意兒。他們稱之為「兩根棍子上的精靈」。後來傳到法國,法國人將扯鈴改用璃瓷土製成,於大庭廣眾中公開表演。前些年前台灣有一位陳金銘老先生即曾以一手「巧抖空竹」隨李棠華特技團到國外表演,享譽國際。

可能由於所製作的材質相同,玩法大同小異,又因形式規格不同,而受快速旋轉所產生共鳴聲響,有似鐘聲,有似蟬鳴,有似鴿鈴,有似古箏等,因之,後人有稱為空鐘、空箏、空竹、響鈴,扯嗡等等不同名詞。在古書中所記載:「空竹轟而疾轉,大聲者鐘,小亦飛虫」;「裁竹成形腰鼓如,兩端繩索弄徐徐,當風急轉如流水,山寺聞鐘韻有餘」;「抖起空竹入雲表,千人仰面跌溝沿」;那種鐘韻嫋嫋,扣人心弦,確是為現今的扯鈴運動。

扯鈴若依質料可分為:木製扯鈴、竹製扯鈴、塑鋼製扯鈴三種。
木製扯鈴的二個圓盒及軸心均由木頭或實心三合板製成,這種扯鈴因圓盒沒有打開風孔,所以扯動後不會發出聲響,因為它便宜又耐摔,比較適合初學者使用。竹製扯鈴,二個圓盒的部分,由一個粗大的竹筒,橫鋸下約一寸左右的圈圈,在圈上鑿穿細孔,圈圈的兩外端用圓薄木板封起來,中間利用木軸車成腰細兩頭粗的軸,穿入兩個圓盒中。這種扯鈴聲音低沈悅耳,但因手工製成本高,價格昂貴,同時不耐摔,容易損毀,如果在表演的場合,則可增添會場氣氛。塑鋼製扯鈴,塑鋼品耐摔,又因能夠大量生產,成本較低,價格便宜,而且攜帶方便,較不佔用空間;但是這種扯鈴缺點仍然不少,比如聲音過於尖銳,兩個圓盒容易鬆動,若將兩個圓盒黏牢,則軸心又容易斷裂。


若依構造分,扯鈴有單頭鈴及雙頭鈴二種【如下圖一、二】。單頭鈴只有一個圓盒,軸心之凹槽較接近圓盒部分,軸兒另一端點較尖,類似陀螺,其圓盒和雙頭鈴之圓盒一樣,只是軸兒比雙頭鈴兒略長些。雙頭鈴是由兩個圓盒組成,中間夾著一根軸心,軸心兩頭類似半個雞蛋形,軸心中央部分為凹槽,是木質。但若為塑鋼鈴則全為塑鋼製品,由於凹槽部分與扯鈴線磨擦生熱,很容易造成凹槽部位成一深溝,影響扯鈴動作之進行,同時軸心容易因此斷裂,目前的所有扯鈴器具,均在凹槽部分加鑲銅片,以做保護。

 

【資料來源:中華民國民俗體育運動協會】

 

單頭鈴(圖一)

 

 

雙頭鈴(圖二)